閱讀給孩子的好處無遠弗屆,真的超出我們父母已經成形的貧乏想象力。
在閱讀這件事情上,作為孩子的引路人,你必須清楚的知道孩子的現有水平。
有些媽媽會覺得,孩子把閱讀當做一件樂事,想看什么就看什么,不是很好嗎?
但是,當孩子長期停留在現有水平上,是不可以的。
每天拿出固定的一段時間,陪孩子一起讀書。而且必須是讀多字的長篇書,在孩子能接受的最早年齡開始。
這也是鍛煉孩子的定力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的最佳時期。這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。
從閱讀心理上來看,閱讀也是循序漸進,分這么幾個步驟:
第一步,純娛樂小說
這是閱讀的起點,這個起點繼嬰幼時代的童書而持續,功效在于培養孩子的文字敏感性。
第二步:傳統經典小說
當孩子把流行的娛樂小說讀過,文字的敏感性就培養了出來,就不再滿足于簡單的人物結構,要閱讀些智力含量較高的作品。
諸如《基度山伯爵》、《九三年》、《飄》、《傲慢與偏見》、《簡愛》、《1984》等書就會被翻出來。
第三步:進入史哲領域
只有對經典廣泛涉獵,才有可能培養出這方面的興趣。這是因為經典小說中,大量地涉及到了史哲領域的概念,諸如古希臘神話,西方歷史典故。
上述這些典故在書中頻繁出現,最終形成孩子的閱讀敏感點。
能夠讀懂《希波戰爭史》《理想國》《利維坦》《論法的精神》《社會契約論》《夢的解析》等等。
這時候孩子們的大腦開始體系化,然后是下一步:
第四步,進入思想領域
有了史哲的基礎,這時候就會閱讀大量的思想典籍,諸如卡爾·波普爾的《猜想與反駁》、伊·拉卡托斯的《科學研究方法論》、蒯因的《從邏輯的觀點看》等等,閱讀到了這一步,才算是個讀書人。
但只有突破第五步,才算是讀有所成。
第五步,就是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,并依據自我體系構建新的閱讀書目。
當然了,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它會充盈孩子的一生。
幼兒的識字量和接納能力也很少會走到第五步,畢竟很多成年人的閱讀量連第一步都達不到。
過去,學校、閱讀推廣人、教育專家等多按年齡或學段推薦書單
而《全民閱讀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提出,借鑒國外閱讀能力測試、分級閱讀等科學方法,每個孩子的天分不一樣,但是接納能力都很強,閱讀還是要趁早。
閱讀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意義巨大的,它會讓孩子學會善良、勇敢、真誠,更重要的,還有思考。
至少,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頭腦里只有卡通動畫片的貧乏小孩兒吧。
孩子在家閱讀,獨立空間不可少,帕默學習桌可傾斜桌面設計,建議孩子閱讀時,桌面角度調整到15-30度。
Copyright ? 2018 上海帕頓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